| 作者: 陈中芳 信息来源: 六安市特殊教育中心 发布时间: 2014-04-05 10:26 |
实 施 方 案
六安市特殊教育中心
《完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模式的研究》课题于2013年5月申请立项,2013年12月经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立项研究,研究时间从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研究周期为两年。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国家融合教育大背景的调控下,以安徽省为例,随着安徽省《贫困残疾人康复工程实施办法》的实施,随着随班就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学习,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目前面临生源减少、学生残疾程度重等问题,而且在一些特殊教育学校就读三类残疾儿童少年虽然入学问题得到了解决,但远远不等于他们已受到了适合其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的教育,特教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将成为特殊教育学校需要提前思考的问题,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方向亟待更新,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能否在“十二五”及今后的办学模式上提前规划,使安徽省特殊教育取得突破,从而进一步提高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我们想通过《完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模式的研究》的课题研究,以期理清全省特教学校的办学模式,总结其优缺点,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和建议,对安徽省特殊教育发展阶段的定位,对不同规模类型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方向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提供一些前瞻性建议。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全国(安徽省为主)各特殊教育机构办学模式现状的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较全面研究全国(安徽省为主)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模式:1、开办及服务区域、服务对象相关情况(含5个方面问题);2、基本情况(含10个方面问题); 3、教师队伍及教学管理情况(含8个方面问题);4、学生变化及其管理情况(含6个方面问题);5、基本办学条件及未来办学方向(含12个方面问题)。)分析当前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模式的基本发展状况,对成因、遇到问题、今后发展方向的规划等做出准确评价,通过对对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依据分析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思考。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研究本课题采用自主、合作相结合的探究方式,设计调查表,发放回收调查表,分析总结等,我们将立足校本,请专家指导,深入调查,对外延伸。
五、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课题国内外目前没有发现有人进行系统的、专门的研究,在湖北、云南等省发现过近似研究。
六、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全国(安徽省为主)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模式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对全国(安徽省为主)特殊教育学校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前瞻性的思考,以期对全国(安徽省为主)特殊学校打破传统的封闭运行模式,理顺特教学校与各类关联特教工作及随班就读的关系,使特殊教育学校从传统的单一教学功能机构,转变为地区性的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同时尝试融合教育的新模式, 对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提供恰当的支持和帮助。
七、课题研究的设备条件及经费保障
课题成员由经验丰富的特殊教育工作者和刻苦钻研、善于学习的中青年教师组成。其中有顾问1人,有中学高级教师2人,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特殊教育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其他各类专业教师10人。他们热忱致力于教研工作,教研成果突出。学校有电教系统、远程教育系统、电子图书室(教研类占80%),教科室等,科研设备齐全。在经费上保证实报实销,保障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八、课题研究阶段及阶段成果形式
第一阶段(2013年6月—2013年12月)
课题确立,准备课题相应资料阶段
第二阶段(2014年1月--2014年12月)
全面调研,分析研究资料、撰写相关论文、形成初步结论。
第三阶段(2015年1月—2015年4月)
检验相关理论,进一步调查研究、夯实理论知识、撰写论文、邀请相关专家进行结题报告分析,做好结题准备。
第四阶段(2015年5月—2015年7月)
1、结题报告。
2、专题研究报告和相关论文。
3、请科研专家验收、结题。
4、向社会发布。
5、出版课题专集。
6、其它方面成果。
九、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由于课题经省教科院审改后研究范围变得宽了,涉及得调研对象比当初增加了许多,主要有残联系统,卫生系统,特教学校,民办教育机构,康复后的正常化教育方向,所以课题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调整如下:
顾问:
陈宗泉 负责课题的宏观指导工作。
课题负责人:
陈中芳:主持该课题的研究,保障该课题经费的落实,协调课题组成员的分工,负责该课题各环节有关问题的研究等。
汪秀丽:协助陈中芳开展相关工作。分解专项课题任务:1、《听障儿童语言康复后的正常化教育方向研究》;2、《受国家扶贫项目资助后各类残疾儿童的流向调查及对策研究》
课题组成员:
第一类(除专项课题研究任务外另有课题相关工作的人员):
陈善明 原上报的课题组副组长兼秘书,负责教育系统公办特教学校方面涉及特殊教育的办学模式研究的问卷发放、回收及研究。分解专项课题任务:《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及教学管理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研究》《全国聋教育的办学现状调查及发展方向研究》。
江宗明 原上报课题组信息员,负责残联系统(如职业培训中心,康复中心等)及随班就读(包括中小学特教班、幼儿园中特教班等)方面涉及特殊教育的办学模式研究的问卷发放、回收及研究。分解专项课题任务:《残联系统内各类康复机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分布及办学条件摸底调查后的启示》。
董有智 原上报课题组文书,现负责起草该课题立项申请书、开题报告、结题报告等材料。分解专项课题任务:1、《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及其管理情况研究》;2、《全国各类语训机构的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何良燕 负责卫生系统(如医院附属的康复中心等)及社会力量办学方面涉及特殊教育的办学模式的问卷发放、回收及研究。分解专项课题任务:《全国医疗系统内康复机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方放 负责课题1、2类调查问卷的制表、汇总等工作。分解专项课题任务:《全国高等特殊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余宏霞 负责协助陈善明做课题后勤服务方面工作。分解专项课题任务:《艺术教育在当前特殊教育办学中所起作用研究》
何晓丽 负责课题3、4类相关调查问卷的制表、汇总等工作。分解专项课题任务:《民间办学中融合特殊教育的成功案例及存在问题研究》
吕晶晶 协助陈中芳负责课题成果展示方面工作。分解专项课题任务:与何良燕同志一起负责《全国医疗系统内康复机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第二类(只有专项课题研究任务的人员):
王家会 《人工耳蜗术后儿童的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李慧玲 《全国智障教育的办学现状调查及发展方向研究》
童卫星 《全国盲教育的办学现状调查及发展方向研究》
毕美娟 《各层次特校开展职业教育成功案例及存在问题研究》
夏 梦 《小学教师对随班就读特殊儿童的认识及教育观念调查》
段莉莉 《全国融合教育成功案例调查及发展方向》
李 楠 《体育教育在当前特殊教育办学中所起作用研究》
课题负责人:陈中芳 汪秀丽
六安市特殊教育中心